1)第四十七章辛家庄大队_四合院之激荡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出河工,天亮就开始干活,天黑才停,没时间回家。因此出河工要带着铺盖,住在河滩上,每天管三顿饭。北方基本都是白面馒头,管饱。

  这乍一听好像没什么。但你要知道,六十年代的农民,一年365天,360天都在吃白薯干,或者白薯干磨成粉蒸的黑窝头。那玩意天天吃,胃酸的像烧心一样,而且口感极差。

 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几天细粮。

  这种煎熬的生活中,白面馒头管饱

  吕俊鹏对农村这些事,只是走马观花,勉强懂点门道。但即使这样,他也能理解老宁的不甘心,不忿道:“你怎么不去大队找人评评理?”

  老宁苦笑:“能评什么理啊。”

  “狗顾的二侄子,也是下苦力的好手。告到大队,狗顾也有话说:年轻人干活更生猛,就算我和顾二黑力气差不多,但顾二黑比我小十岁,哪能放着年轻人不用,用年龄大的?”

  “就算干一天让我下工不合规矩,大队领导也只能骂狗顾一句任人唯亲。但事后,狗顾找我麻烦怎么办?我这小门小户的,顶不住。”

  吕俊鹏奇道:“你住的是申家营子,你宁姓和他顾姓都是外姓,怎么就顶不住了?”

  老宁摇头:“外姓和外姓不一样。申家营姓顾的有三十多户,其中接近二十户,和狗顾是五服内的亲眷。其它十几户,因同为顾姓,也是偏向狗顾的。”

  “而我们姓宁的,上下只有六户人,真惹不起他。”

  这年头的农村都这样,谁家门头大,亲眷多男丁多,谁家就更有底气。

  农村工作也是跟着这个规律走,生产队就是根据亲眷关系和居住位置划分的。

  别说六十年代。进入21世纪后,农村选举,很多时候仍然会被宗族影响到,亲眷多始终有天然优势。

  吕俊鹏陪着老宁叹了会气,老宁拍拍脑门:“我喊你是有别的事,你之前说,你在你们厂里干采购?”

  吕俊鹏点头:“对,下乡收物资的。”

  老宁问道:“肉你收不收?”

  吕俊鹏顿时惊喜:“当然收,肉蛋都收。你说的是什么肉?在哪儿?”

  老宁指向东南:“彩凤崖那边,辛家庄大队。肉都是山货,我也说不好是什么肉。”

  “这事是我舅昨天出来捡柴火,遇到我爸,念叨了一句,我爸昨晚告诉我的。”

  “听我舅那意思,这辛家庄大队,入秋以来,攒了不少山货。大多都腌制风干做成腊肉屯了起来,少说也有几百斤。”

  “按规定,进山得了肉,除自用外,都要交到公社,由公社转交给上级,统勾统消嘛。”

  “辛家庄一带靠山,地贫、收成差,他们想把肉换成粮食。如果上交到公社,公社就是按数补点票补点钱,他们再拿着票和钱去买粮食,等于里外里亏两手。”

  “所以,他们想私下里直接用肉换粮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77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