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十九章 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崛起_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。

  尽管日本在二战中遭到了严重的战争创伤,但并没有遭到实质性的破坏,日本虽然丢掉了海外殖民地和外围的几个岛屿,仍然保持着领土的完整。虽然日本本土遭到轰炸,工厂、机械以及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遭到严重损毁,但人才和科技还在,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注入,很快就能进行重建。

  在美国大力扶持下,使得日本很快恢复了生产。同时,由于日本依附于美国,日本的国外市场大大拓展,获得原材料也更加便捷,直接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。

  从1947年开始,日本开始进行战后经济的重建工作。在资金和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集中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生产,用生产出来的煤炭重点供应钢铁业,再用增产的钢铁加强煤炭业。目的是用这种循环为杠杆,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。根据这个经济发展战略,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“复兴金融公库”。在1947-1948年中,日本即向煤炭业发放了475亿日元贷款,占据该公库全部贷款总额的36%。1946年日本产煤2274万吨,1947年达到2932万吨,增长近30%;同期的钢产量也增长了21%。到1948年,日本即出现了初步的经济好转迹象。当朝鲜战争爆发后,日本成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补给线和中转站,在此期间,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巨额的军需订货,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。到1955年,除“外贸”一项外,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。

  除了美国的扶持之外,日本战后的“农地改革”对缓解日本战后的粮食危机和稳定局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

  日本战后在农村实行的“农地改革”,使农民获得了土地,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。改革当中,日本政府把改革前属于地主的土地强制收购,以非常低廉的价格(有的地方仅相当于一双靴子或一袋烟的钱)卖给无地或少地农民。日本首相吉田茂称“日本的农地改革为非共产主义世界进行得最彻底的土地改革”。

  战后日本佃农与寄生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,寄生地主害怕土地改革而开始大规模夺取佃农的土地,佃农的反抗也十分激烈,导致日本农村存在发生革命的态势。在这种背景下,美国占领军和日本政府加快了土地改革的进度。

  改革前,万多町步(1町步约合1公顷),占全部耕地的45%左右。万多户农民佃耕这些土地,需要向地主缴纳收获量50~80%的地租,佃农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。

  由于战后空前的粮食危机,土地和粮食问题更加突出。因此,日本政府继1945年12月28日公布第一次《农地改革法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77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